劉佳佳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。發展的關鍵在創新,發展的出路在創新。建設品質隨州,不能“穿新鞋走老路”,更不能“躲進小樓成一統”。在建設品質隨州的過程中,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貢獻科技力量: 打好“政策牌”,營造良好創新環境。一是用政策激勵營造創新環境。及時兌現《鼓勵自主創新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辦法》及《實施細則》和《隨州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二十條措施》等政策,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、新認定的創新平臺、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的企業給予獎勵,用利好的激勵政策來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。二是用創新孵化營造創新環境。繼續管理運營好各類創新創業孵化基地,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項目入駐、孵化、退出機制,打造創新創業項目“引進-孵化-加速-產業化”的支持鏈條,引入創投、風投基金等為創業企業提供專業服務,推動全市孵化器運營管理向專業化邁進,通過建立健全創新孵化體系來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。 打好“高新牌”,努力發展創新主體。一是重視高新企業培育。大力推進高新產業發展,堅持把培育創新主體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抓手,不斷壯大高新技術產業規模,加快新舊動能轉換,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;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工程,對科技型企業進行“一企一策”定向輔導和“保姆式”跟蹤服務;按照新出臺的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制度,將合適企業納入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名錄;積極宣傳高新技術企業相關政策,對合適高企給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,實現應享盡享。二是開展調研走訪活動。組織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大調研大走訪活動,詳細了解科技型企業在生產經營、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情況,積極宣傳各級各類科技創新政策,“一對一”有針對性地指導企業在創新平臺、科技人才、知識產權、成果轉化等方面補齊創新短板。 打好“人才牌”,吸納科技創新人才。一是實施科技副總計劃。按照《隨州市“科技副總計劃”實施方案》,對績效優秀的科技副總所在企業給予經費資助,鼓勵高校、科研院所專家教授到企業掛職科技副總,指導科技創新平臺開展技術攻關和新產品研發,為科技創新平臺引進和培養技術創新人才,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積極性。二是改革科技特派制度。制定我市《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》,改革科技特派員選派和管理制度,給予科技特派員一定資金支持,支持科技特派員開展創新創業活動,激發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積極性。 打好“轉化牌”,積極轉化創新成果。一是用落實政策助推成果轉化。按照《隨州市鼓勵自主創新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辦法》規定,對轉化應用科技成果投入生產的企業給予補貼。二是用市校合作助推成果轉化。以產學研合作為紐帶,大力推進校企合作;以高校工作站為橋梁紐帶,為校企合作牽線搭橋,圍繞隨州特色產業,瞄準高校前沿科技和信息,推動高校院所與企業雙贏合作;積極引導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合作,充分利用高校院所的技術力量和資源優勢,解決企業技術難題,務實開展高校院所專家行活動,動員企業全方位與高校開展科技合作與交流。 。ㄗ髡呦惦S州市科技局辦公室主任)
|